国际葡萄酒大赛
以评委的身份去维罗纳参加了第16届国际葡萄酒大赛,我们这105个评委要在5天之内从30多个国家选送的3000多瓶酒里面选出优胜者。据说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葡萄酒评比盛会,这无从考证,但下列相关数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为比赛服务的侍酒师21名,平均每人步行累计达50多公里完成工作;使用葡萄酒杯2.3万只以上,醒酒器700多只;评委每人要尝300多瓶酒,总共打了300多万个分数……
难得能一口气盲品300瓶(告知年份),又有那么多“同僚”供交流,一幅葡萄酒(主要指红葡萄酒)酿造的浮世绘最终展现在我眼前:高酒精度、高浓缩、高成熟度、结构简单……在这个大背景下,个性化的葡萄酒可能反而会越来越有市场。从评委们的打分中就得到了体现,很多不那么Balance和Big的葡萄酒爆冷得了高分。
年份方面,2003年就像一个正当年的少妇,岁月给她带来了成熟的魅力,让人沉迷;伟大的2005年目前多是“水果炸弹”,陈年后的情况还待进一步考察,其他年轻的年份没有让人惊艳的表现。
说个有趣的发现。作为如此正式、有影响力的评比,评委的每一分都可能“影响世界葡萄酒发展的潮流”,所以做好口腔清洁工作,提高品鉴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呷了一口年轻的内比奥罗葡萄酒之后,那横冲直撞的单宁让你再无自信喝下一瓶酒了。组委会给每个评委都配备了矿泉水和无味的Boconcini面包。不过,经过比对,我发现最有效的“清洁剂”是自己带的San Pellegrino苏打水,一个个二氧化碳气泡像一把把小刷子,擦去了味蕾上的各种味道,而淡淡的咸味也平衡了口腔的酸涩。我和组委会说了这事,他们说会考虑我的建议。
“超级威尼托”
经过“漫长”的比赛,评委们应邀分别到意大利的几个葡萄酒产区参观。我被分到了北部的威尼托,简单说就是威尼斯附近的葡萄酒产区。大片的葡萄园、现代化的酿酒车间、橡木味浓重的酒窖,还有能让人休息片刻的品酒室……这就是每天Wine Tour的公式。赤霞珠、美乐和桑乔维塞融为一体,霞多丽和灰品乐分庭抗礼,外来的葡萄越来越招摇,大号儿的斯洛文尼亚橡木桶被劈成木柴,法国小橡木桶上位,这是我在威尼托酒园里看到的景象,这让我想起了曾经风靡世界的“Super Tuscany”,将来会不会出现个“Super Veneto”?
曾几何时,Super Tuscany的葡萄酒是国际市场上有价有市的抢手货,现在的情况也不错,这些酒园自然也是赚个钵丰盆满。这样的成功谁不眼红?Chianti这片古老传统的产区都为此调整了相关法律让生产者在更宽松的环境里酿酒。所以,其他产区火热地投入到“Super”的行列里也不足为奇。当整个意大利都在酿造时髦的、国际化的葡萄酒时,那些伟大的传统和特点又在何处安身立命?到底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还是“只有世界的才是世界的”?销售成绩才是唯一的风向标吗?意大利人为此争论不休。今日,Super Tuscany其实并不是一个让意大利人津津乐道的字眼,如果意大利葡萄酒变成千篇一律的样子,也就失去了其Terroir多样性的最大优势。无论如何,抛却传统和拒绝时尚都可归为极端的选择,有时候,历史就是走在中庸的阳关道上前进的。
去看葡萄酒展它“父亲”
Vinitaly号称是“葡萄酒展之父”,今年的参与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5%,创下新纪录。还能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去喝意大利吗?不过,我也只能可悲地挑一些个人感兴趣的名厂,因为实在太多了,Banfi、Masi、Allegrini、Sassicaia、Antinori……一一入口,其中有两瓶酒给我印象最深,它们都是典型的意大利葡萄酒代表。先是Frescobaldi家的Luce 2004。这家善用美乐葡萄的托斯卡纳名门用60%的美乐混合40%的桑乔维塞葡萄。乍看上去像红宝石一样的深红酒液透着明快的紫色,初闻是橡木味,然后优雅的黑莓和烟熏气息才款款而出,接着是花香和薄荷香,到最后居然还有柔和的香草和桂皮味道,光闻就让人陶醉不已了,赶快喝一口,仿佛被一块柔软细腻的天鹅绒轻抚过舌尖,酒精度和酸度平衡至极,余味绵长有力。在意大利,有多少人试图用外来葡萄品种和本土的内比奥罗和桑乔维塞取长补短酿出极品佳酿,Luce作为其中翘楚应该是当之无愧了。另一瓶是Barolo,Conterno家的Barolo Sori Ginestra Nebbiolo 2003,颜色深红、酒体饱满、口感刺激厚重,使用法国新橡木桶,绝对正宗的现代派Barolo!帕克给了94分的高分!Conterno善于酿制内比奥罗和巴贝拉两种意大利本地葡萄的酒,而且对现代化的设备和酿制理念兼收并蓄,这和掌门人Roberto Conterno在年轻时就全面接手家族生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看来,他的确有能力将家族的荣誉推向又一个辉煌。
在西西里的展区,我碰见了在同一组做评委的西西里葡萄酒学协会的Antoniollo,他和西西里著名葡萄酒世家Planeta的当家人Alessio Planeta在一起逛着,有同僚之谊,我们三个人自然扎堆儿聊起天来。其中自然免不了提及他们感兴趣的中国市场。我很直白地对他们“抱怨”道:“这几天很多展商把我当成日本人,他们没想到Vinitaly上会出现这么多中国人,你们意大利好像对中国市场不是那么重视。”Antoniollo冤枉地说:“不,否则我们怎么会在北京、上海和澳门开Vinitaly?在意大利葡萄酒国际化的战略中,中国是重要部分,现在的中国市场只是冰山一角……” Planeta接着说:“是的。现在中国市场上进口葡萄酒的份额只有5%,其中法国酒占据了半壁江山,我们列在澳大利亚之后,是第三名,还不错。随着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增加,我们意大利酒的量自然就上去了。不用着急,这只是时间问题。”我接着问:“所有的国家都盯着中国这块宝地,你们怎么能保持甚至提高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Antoniollo说:“要借助意大利菜在中国流行的机会将意大利葡萄酒推广,日本市场就是靠这一招打开的,但意大利酒和中国菜搭配的问题才是关键,这有些难度,我们正在深度研究这个问题。”“还有,我们要向中国出口更多高质量的葡萄酒,以前很多人认为中国消费者只有能力承受价格较低的商品,现在看来,这是多么大的误会!我们的法国同行已经证明了。” Planeta做了补充。说到这里,我尝了口他家的Santa Cecilia,也算是高级的意大利葡萄酒了,一看标签,是IGT级别的,我揶揄Planeta说:“一般的消费者恐怕看到标签就望而却步了,级别低又不便宜,你们还得加强宣传啊。”Planeta不好意思地耸耸肩:“没错,这也是关键,让大家都能懂意大利酒,需要时间,还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