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底,国内最具规模的进口食品展FHC(全称:中国国际食品、饮料、酒店设备、餐饮设备、烘焙、零售设备供应及服务展览会)在上海召开。展览的第一天,也就是11月30日,上海资深葡萄酒人士、VIN专卖店总经理马伟乐先生(Arnaud Mierey,法国人)受邀为沪上的葡萄酒消费者进行了一场短暂,却内容颇丰的“葡萄酒入门”讲座。
会场布置得非常简洁。在每个参与者的面前都摆放着三只盛有葡萄酒的水晶杯。随着马伟乐先生的讲解,与会者都被要求通过观察、嗅闻和品尝来感觉、体味面前的葡萄酒。最后跟着主讲人的步骤,饮下葡萄酒。当嘉宾在一步一步照着要求操作的过程中,马伟乐先生会在一边讲解,给参与者一个清晰的概念:
1. 视觉:观察颜色(越深的颜色往往意味着葡萄酒还处在年轻的阶段,而呈褐色的酒体却说明酒已经非常成熟了。)
2. 嗅觉:辨别香气
3. 味觉:品尝滋味
4. 喉口:体味余味
在品尝了葡萄酒之后,马伟乐先生将话题转移到了酒标上。对于新世界的葡萄酒来说,他们常常会将酿造酒的葡萄品种印在酒标上,并且注明出产酒厂的名字和酿造年份。旧世界的葡萄酒酒标上则不太会印有葡萄品种。
会上,马伟乐先生为大家举了个意大利葡萄酒的例子。由于葡萄酒往往是作为配餐酒来饮用,所以不同地区食物的风味会导致葡萄酒味道的不同。比如,意大利的食物配料中最多的是西红柿,所以意大利的葡萄酒大多酸性比较大。
像这样的简易讲座其实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因为它的知识点很清晰,但却不会给与会者带来强迫学习的感觉。但在参加这次讲座的过程中,始终有个疑问索绕心头,为什么一位葡萄酒专卖店经理会来进行这样的一个讲座呢?
“我们发现,在中国市场销售葡萄酒最大的障碍就是这里的人们缺乏相关的葡萄酒知识。一个人对于他不熟悉的事务往往会感到尴尬,购买时也会有被‘胁迫’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很能够理解,”马伟乐先生在接受《红酒客》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所以,VIN每周都坚持在店堂内进行葡萄酒课程的短暂培训。我也很高兴,在现在的中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书籍等不同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