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Denis Denis 的苦恼

Denis 的苦恼

来源: 红酒客    作者: 林殿理    2010-02-25 11:27:59


举办品酒讲座牵涉到许多专业的细节,也因此随着主办方的经验多寡,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有所不同。经常我们这种被邀请来的讲师还需要很能临机应变,根据现场的条件、器材配备取得的可能性和可调派人手的数量,快速地帮客户作出可行与顺畅的活动流程安排,甚至还要给服务人员做紧急培训,有点像是兼任了秀场总监的角色。

说来有点难以置信,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不少五星级酒店的葡萄酒专业服务还是相当的缺乏。除了没有侍酒师,没有好的酒杯,就连醒酒瓶这种道具也缺乏。这次我在北京向酒店方面要求醒酒瓶,送上来的竟然是用来分装烈酒的小玻璃瓶,让原本想示范醒酒瓶用法的我当场傻眼。

有时候,上场之前没有机会先到酒会场地察看,就会出现“错误示范”的小小尴尬状况。例如讲到品酒时要有充足中性光线,偏偏会场光线偏暗;讲到要避免外来气味的干扰,不巧主办方却已经很用心的在每个人的面前桌上都布置了华丽的盆花。讲到不同形态的葡萄酒需要有不同的侍酒温度,结果工作人员忘了事前把该冰的酒拿去冰,现场也找不到冰桶和冰块…有的主办者怕来宾饿着了或嘴馋,还贴心的准备了许多零食点心,可偏偏都是味道很重的薯片、芥末辣豆或是各种口味的饼干、水果,让我很怀疑他们到底还喝不喝得出酒的味道。

经常,主办方还会耳提面命:“不要讲太深、太技术性的内容哦!”有的还会明确指出“只要教怎么拿杯子,观色、闻香、品尝就好了”,彷佛预期来宾们的求知欲并不高,讲多了反而会让场面冷下来,倒不如尽快让他们开始干杯敬酒,而酒知识只不过是前戏而已。其实,知识性的内容一样可以讲得活泼又有趣,这才是好讲师的功力所在呀!想想,如果讲酒可以讲的像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一样搞笑,还需要怕冷场吗?所以,我认为主持品酒会倒不需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严肃难以亲近的架势,毕竟品酒文化在西方本来就是雅俗共赏,很生活化的活动。当然,能有机会实地观察各地葡萄酒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相当重要的收获。像是成都、武汉规定餐厅饭店里供应的酒,价格不得高与外面的售价,并且不得收取开瓶费,这对于推广以酒配餐相当的有利,也令我们这种喜欢自带葡萄酒用餐的人十分的羡慕。而在华南,卡斯特葡萄酒以强势广告与有效率的通路建制创造出的名牌效应,令五大酒庄几乎要相形见拙,也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特殊现象。

最后有一点不吐不快的,虽说跟葡萄酒没什么直接关连,但我觉得还是值得探讨一下。那就是每当坐飞机旅行,飞机降落还在滑行的时候,机组人员都会广播请大家在指示灯熄灭前不要打开手机。几乎毫无例外的,每次大家都会把这广播当作耳边风,只要飞机一落地,马上就是手机铃声此起彼落;说实在的,开手机有差这么几分钟吗?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的遵守规定呢?有些小小的投机取巧看来或许无伤大雅,但所谓文明与否,其实就差这么一点点。同样的,在很多酒会上,聚精会神品酒的学员来宾们也常常被五花八门的手机铃声给打断了思路,更夸张的是接了电话的人却还旁若无人般的谈笑风生,像是巴不得大家都知道他的生意做得多大。以欣赏葡萄酒来做比喻,如果你懂得挑选酿酒法规严谨的优质产区,表示你是个相当有品味的人。既然如此,那何不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优质的人,让大家也能打从心底来欣赏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