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葡萄酒可以说是餐桌上的百搭,其清爽的口感,适合搭配各种餐点,而且它没有红酒的涩,也不会像白葡萄酒那样太酸,介于两者之间,适合口味清淡朋友。
爱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每个人都有心头好,就如张爱玲所说,红玫瑰是心头的朱砂痣,白玫瑰是床前明月光。但如果你觉得红酒太干涩、白酒太酸,这两者之间,那么就选择桃红酒吧。
法国人叫她“Rose”,因为她那玫瑰般的颜色,其实桃红酒并不是玫瑰色的,而是一种胭脂般的美丽色泽。据说法国人喝掉的每四瓶葡萄酒中就有一瓶是桃红葡萄酒,而在中国,桃红酒却一直是暧昧的所在,不像红葡萄酒那样被当成品位的ICON推崇,也不像白葡萄酒那样在夏天里被大量消费。
然而,桃红酒却因为活泼新鲜的果香和适当的酸度,配餐空间很大,最适合配搭中餐这种喜欢一股脑上菜的分享模式。从红肉到海鲜,从咸鲜口味到清甜味道,从清蒸到油炸,除了搞不定个性过于强烈的川菜,其他都能轻松驾驭。
桃红酒最适合的中餐酱汁:
酒和餐的配搭除了和食材的配搭,其实调味的配搭更加重要,比如桃红配清淡的清蒸桂鱼不错,配香口的松鼠黄鱼也可以中和油腻感,但是却搞不定水煮鱼——基本上葡萄酒都搞不定水煮鱼。桃红适合配搭清淡的调味以提升菜品的鲜美度,或者是中和油腻感。但是重口味的食物就不能搭配了么? 未必,只是不能同时品尝餐和酒,而是要把嘴里的东坡肉咽下后,再喝一口酒,获得清新的感觉。
初识桃红酒
任何葡萄酒都曾经是一瓶桃红葡萄酒,它们或者有这样的历史,或者有这样的可能。即便是最资深的法国酿酒师也会告诉你:桃红酒是全世界最难酿造的酒类之一,也是最被忽视的小众珍藏之一。桃红酒并不是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勾兑出来的产品,而是利用萃取的手法,适当地获得葡萄里的色素。
酿制桃红葡萄酒的关键是控制葡萄皮和汁水的接触时间,时间越短,得到的颜色就越浅,但通常接触时间最长不会超过36个小时。接触的时间不仅决定了葡萄酒的颜色,也决定了她给品酒人带来的味觉感受。所以酿酒师要有足够的细心,才能将桃红葡萄酒塑造成一位优雅的女人,举手投足之间,分寸得当,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
颜色游走于红、白之间,味道也介乎于红葡萄酒的“热烈硬朗”和白葡萄酒的“柔和清爽”之间,桃红酒看似缺乏个性,其实却有一种女性的亲和力,温柔中透出骨架,而每一款桃红,也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桃红邂逅新中餐
桃红酒走红中餐是因为它不仅是偶像派也是实力派。一桌中餐往往包罗万象,清淡浓郁、酸甜咸辣皆有,一般酒品很难让每道菜都获得良好的搭配体验,而桃红葡萄酒正因为酒精、单宁和糖度都很“中庸”,所以在配餐的角度上,也是“左右逢源”。
葡萄酒配餐并没有那么多玄乎的道理,无非是“相生”和“相克”两个道理。“相生”是指互相提升,比如享用海鲜时,桃红酒中舒服的酸度可以温柔地保留海鲜原味,甚至让鲜味更上一层楼。而“相克”则是和菜品的口味互补,当遇到辛辣(不包括很重口味的水煮鱼)或重口味的菜品,桃红酒清透的口感能让人感觉清新,而配搭甜食,能清爽口腔,中和甜腻。
桃红酒最适合的食材配搭:
桃红虽然是万金油,但也不是什么类型的食物都能驾驭。夹在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桃红最适合配搭的也是那种介乎红肉和白肉之间的食物,比如,三文鱼一类的红肉鱼,小牛肉这样清淡的红肉。一桌中餐上来往往是什么菜都有,桃红的优势是能够大范围适应不同的菜品——川菜除外。
每一款桃红都有自己的味道
桃红酒最出色的产区是普罗旺斯,这里出产的葡萄酒80%都是桃红酒,其中以Cinsault和Grenache为主要酿造品种,风格清新自然,酒体不厚重,以干型偏多,简直就是令人无法自拔的小清新。美国产的桃红酒比较讨巧,以Zinfandel为主要酿造品种,口味上会有些微甜甚至较甜,江湖人称“小甜甜”,女孩子或者葡萄酒初饮者会特别喜爱。
澳大利亚产的桃红酒总体呈可爱的淡粉红色,充满草莓、熟梨子、金盏花和甜柑橘的香气。在口感上体现了草莓般平衡的酸甜度。相比其它产区,这里的桃红酒会显得阳刚一些,用Cabernet Sauvignon或者Shiraz酿造,口感较重,甚至带一丝辛辣,就像一位个性辣妹。西班牙的国粹Tempranillo和稍稍变异的Grenache是主要的酿造品种,口感较为圆润饱满,也是以干型为主,但出产量要小得多。西班牙的桃红酒会稍显另类,因为其不太为人所知的葡萄品种的原因
—每个圈子都会有一些神秘女士,你懂的。
还有小众出产国比如智利、南非等,由于产量小且口感没有过人之处就不太为大众所知,但他们的桃红酒胜在价格适中,也算赢得桃花朵朵遍地开。而最棒的是,因为桃红酒在中国还没走红,所以相对“泡沫”最少,性价比要比其他葡萄酒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