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行业报道 名酒专卖店之广东经验

名酒专卖店之广东经验

来源: 《新食品》    作者: 傅子宴    2006-08-17 10:18:00


      广东向来是国内酒水市场的风向标,从营销模式到渠道变革,广东都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如今,一个相对于传统商超、酒楼的终端渠道正在崛起——名酒专卖渠道。    
  一提起名酒专卖,或许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厂家的品牌形象展示店,或者由经销商搭建的产品形象展示店。在大多数地方,这类专卖店在门店数量、经营品种、管理模式、赢利水平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足,还不足以发挥与商超、餐饮等传统渠道相当的作用。但是,在广东,名酒专卖渠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兴起于2000年前后的广东名酒专卖渠道,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进入2006年更出现了暴发性增长:从年初到现在,仅广东省中外名酒专卖行就一口气开了13家加盟连锁店;广州市名酒专卖店也连续开了多家连锁店,并大举收购社区便利店;专业进口葡萄酒运营商骏德酒业也在广东本土连续开了两家进口葡萄酒专卖店;富隆国际酒业在开了多家专卖店之后,又推出一种新业态——集饮用与零售为一体的富隆酒窖。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几乎各大名酒专卖企业都宣称将大举扩张,成立仅一年就开了33家加盟店的广东省中外名酒专卖行,计划向整个珠三角区域扩张,年底达到60家店,3年内开到128家;已经在全国拥有14家专卖店的骏德酒业,也计划年内开到20家。    
  除了在数量上呈爆发之势外,广东名酒专卖店在经营面积上也越来越大,经营品种越来越多。今年3月开业的深圳大唐元亨,经营面积达到3000多平米,经营2000多个酒水品种,正在筹建中的中外名酒城,经营面积也将达到3000多平米。    
  随着名酒专卖渠道迅速壮大,其作为通路的力量也日渐凸显,开始对广东市场上的品牌商和名酒厂家产生影响。不少专业人士预测,虽然目前名酒专卖渠道还没有形成与商超、酒楼对等的优势,但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与传统渠道形成抗衡之势。    
  在全国酒水市场上,名酒专卖店一向良莠不齐,在许多地方甚至成了出售假酒的代名词。广东名酒专卖渠道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它究竟有哪些特点?它的出现和发展对广东现有酒水渠道结构有什么影响?厂家和品牌商如何看待专卖渠道?对全国其他地方的名酒专卖店有什么启示?    
  由此,记者深入广东,对名酒专卖店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专卖渠道何以在广东修成正果?
    
  事实上,同全国大部分市场的名酒专卖店相比,广东的酒类专卖业态起步并不算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东名酒专卖渠道出现于2000年前后,其中规模最大的两个企业:广州市酒类专卖店才5年历史,广东省中外名酒专卖行成立仅一年多。在这期间,广州街头酒类专卖店和其他地方如郑州一样,数量庞杂,几乎相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一个酒类专卖店,这些专卖店或开设在居民区,或置身于酒店夜场集中的餐饮消费区,或位居交通便利的大街小巷,有人甚至戏称,广州酒类专卖店比米店还多。    
  不过,这些单打独斗的酒类专卖店如今正“各归其主”,纷纷被大型的名酒专卖企业收编,名酒专卖店正在以连锁、加盟、参股等形式快速复制。成立于2001年的广州市名酒专卖店,如今已发展到80多家,而成立仅一年多的中外名酒专卖行,也已经发展了40多家店。此外,广州金叶烟酒专卖行、广州南方名酒专卖中心等都开有多家连锁店。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州市,上规模的名酒专卖店就有好几百家,而且几乎家家都赚钱。据行业人士称,经营得好的名酒专卖店,年销售额能达到几个亿,一般规模的也能达到两三千万元。    
  在其他地方名酒专卖店发展无序、经营混乱的情况下,广东的名酒专卖何以能发展到如此“境界”呢?    
  广东省酒管局副局长朱思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广东名酒专卖店是市场需求、政府提倡和企业自发行为三者相结合的产物,顺应了市场形势的发展。名酒专卖店代替了以前国有糖酒公司的职能,起到了一个名酒蓄水池的作用,对净化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名酒专卖店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从店面设计、货品管理、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等都注入了现代化管理元素,体现着规范、专业,迎合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自然受市场欢迎。”    
  记者综合各方观点,发现广东名酒专卖业态高速发展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市场上假酒的存在,客观上呼唤一个能给消费者购买放心酒的渠道。
  广东由于地处沿海,市场繁荣开放,每年从各个渠道进入该市场的假酒数量庞大。据朱思旭介绍,每年政府用于打击假酒的资金就有近7000万元之多,虽然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假酒仍屡禁不止,消费者经常在商超、酒店买到假酒。这一方面说明了假酒的无孔不入,另一方面,也表明商超、酒店的采购系统没有专业人士和管理制度来防范假酒。这样的现状造成了消费信任危机,为名酒专卖业态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多年名酒专卖渠道运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李先生对记者表示,由于酒店、流通甚至商超都有假货存在,消费者对传统终端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渠道,起到净化酒水市场的作用,名酒专卖店因此承担起消费者的期待。
   
  二、 政府推行“放心酒”工程,催生了名酒专卖业态的高速发展。
  广东省经贸委、酒类专卖局于2004年推出“广东省放心酒工程”,加强打假力度,并对酒类流通产品推行贴标,鼓励经营名酒专卖店,鼓励连锁经营,专卖企业只要有3家以上的连锁店就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在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方面,政府不仅出台优惠政策,还投入几十万元发展基金,免费办理各种手续,建立物流中心。同时,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买放心酒,到专卖店”。政府的支持对名酒专卖渠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名酒专卖店也加强自律行为,在出售真品、净化市场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如今,在广州市消费者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到专卖店买放心酒”的共识。
   
  三、名酒专卖渠道专业化管理、正规化运营的连锁业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酒类传统流通模式从一批、二批再到终端等层层分流的中间环节,对酒类流通方式作出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广东省酒协副秘书长李伟东表示,广东酒水竞争过于激烈,通路费用越炒越高(记者在广东采访期间,遇到的所有品牌商都认为广东市场费用太高,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从省、市、地区几层代理下来,几十个百分点就被分流了,而酒店和商超高额的进场费、促销费也让各酒水企业难以消化。由此,费用门槛低得多的名酒专卖渠道也就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深得厂商的青睐。
    
  ■四大特点,凸显专卖新趋势
    
  广东名酒专卖渠道在运作过程中,呈现出主流化、连锁化、规范化、卖场化等一系列鲜明的趋势性特点,这些特点,不但使得广东的名酒专卖渠道区别于其他地方,也成为广东名酒专卖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
    
  主流化
  正如前文所讲,两方面原因让广东消费者开始“冷对”传统酒水消费渠道,一是高额的市场费用有很大部分让消费者埋单,二是传统渠道的假酒问题损伤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或许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广东消费者自带酒水现象相当突出,据一业内人士估计,在酒店消费中,自带酒水的比例大概在70%以上。而自带酒水的渠道,正是名酒专卖店。由于名酒专卖渠道成了大多数消费者首选的购买“放心酒”的地方,不仅大型集团、社团和政企单位选择到名酒专卖店购买,普通消费者也开始选择到名酒专卖店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商超、餐饮渠道的消费量,从而使得名酒专卖渠道逐渐成为能与传统渠道抗衡的主流渠道。
    
  连锁化
  据广州市酒类专卖局的资料显示,广东省大型连锁专卖店有160家,主要集中于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旗下只有几个店的企业还不在此列。连锁的方式包括紧密型的自营连锁店,半紧密型的加盟店和松散型的参股店等。这些连锁店从货品置备、管理到物流配送、服务,都进行一体化经营,同时在店门设置、产品标贴、价格、展示柜的摆放以及服务员服装等全面统一,形成强烈的视觉识别系统。
  利用连锁加盟的形式,广东名酒专卖店的网点迅速覆盖到全省各个城市,完善的网络、规范化的管理,让名酒专卖渠道发展得非常迅猛。朱思旭认为,连锁业态并不是新鲜事物,电器行业的国美、苏宁等已经成功走出了连锁经营的路子,名酒专卖连锁不过是复制其他行业的成功模式。而名酒专卖连锁模式之所以集中在广东出现,是因为广东省本来就是个专业市场集中的地方,各类专业市场发展非常良好,大环境也给名酒专卖模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此外,广东酒类产品非常丰富,这为专卖店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提供了物流配送方面的便利,因此一个专卖店拥有一两千种产品也不是困难的事情。
    
  规范化
  从货品管理到营销模式,广东名酒专卖店都十分规范。作为“放心酒”工程的执行者,广东各大名酒专卖店都十分注重自律,严把货源关。如今接触名酒专卖渠道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名酒专卖店并不轻易放低选品标准,要进入其渠道销售,必须是规模大、运行规范的厂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名酒厂的产品,来历不明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场,同时产品最近的各项检测指标也是进入名酒专卖店必不可少的通行证。此外,在分店的管理方面,严格要求统一形象、统一标贴、统一配货,不少专卖店在客户管理、货品配送方面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这无疑是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