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Jancis Robinson
上个月我在莱茵高地区(Rheingau)参加了一个由罗伯特•威尔庄园(Weingut Robert Weil)举办的新酒厂开业典礼,这场规模宏大的活动吸引了600位来宾,尤其是德国葡萄酒界的杰出人物也悉数到场。不过奇怪的是,当天并没有日本人的身影——德国葡萄酒在日本比较流行,日本人却没有来捧这次活动的场。这倒不是让我奇怪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如果我不说,你可能这辈子都不知道:自1988年起,日本的威士忌(whisky)行业巨头三得利(Suntory)集团已经掌管了罗伯特•威尔庄园。
活动中分发给来宾的文字资料中,对这个从属关系只字未提,三得利的官方网站上认可了自己在欧洲葡萄酒产业中有三个下属葡萄酒品牌,不过只是提供了直接指向罗伯特•威尔酒庄主页的链接,而其主页上根本没有提及任何该庄园隶属于三得利或日本企业的信息。
莱茵高是德国质量上乘的产区,历史悠久,而罗伯特•威尔庄园被行业同仁看作是这个产区的一块宝石。这个庄园多年来一直维持自我风格,新建了漂亮的酒窖,更不用提25年来这占地十八九公顷的葡萄园出品的无暇品质和多年来的一致性,更可以称为奇迹的是庄园每年都出产精选干颗粒贵腐霉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想必是来自日本的强大资金支持让庄园能有这样的底气吧。庄园现在的主人威尔海尔姆•威尔(Wilhelm Weil)是一个优秀的掌舵人,他在接手管理权时还非常年轻,三得利也是在那时获得了该庄园的所有权。
罗伯特•威尔庄园的活动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日本人此次如此谨慎,实际上秉承了他们在葡萄酒业界内并购中所持的一贯作风。另外说一句,日本人所控制的这些产业中,不乏赫赫有名的世界顶级庄园。
在波尔多(Bordeaux),三得利掌控着一部分酒商(negociant)贸易,同时还拥有圣于连(St-Julien)产区的三级酒庄(third-growth)拉格朗日庄园(Château Lagrange)。除此之外,他们掌管的另一个波尔多庄园虽然并非处于最佳地段,但是拥有酿造产量稳定、品质可靠、风格和谐且适宜陈酿葡萄酒的潜质,不过这个潜质目前还有待发掘。庄园的现任总监布鲁诺•埃纳尔(Bruno Eynard)曾对我说,三得利会偶尔派人前来视察,令他比较气恼的是酒庄还须常驻一个全职日本员工,而且这样的员工“总想掌握任何时间发生的任何事情的情报——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庄园的满足感。不过,三得利绝对是一个追求最高品质甚于利润的公司”。我想,三得利如此坚定地学习是因为他们自己在日本也拥有大型酿酒厂,而在日本这个国家,质量尚可的波尔多风格红葡萄酒(red bordeaux)和勃艮第风格白葡萄酒(white burgundy)由专门的员工来进行酿造,而其他方面的事情则由法国管理人员处理。
另外一个日本人所有的高利润庄园属于无为而治。1988年,因家族争端而愤然离开蜚声海内外的罗曼尼•康帝庄园(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的拉露•碧兹-勒华夫人(Madame Lalou Bize-Leroy)得到了位于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ée)村查尔斯•诺艾拉(Charles Noëllat)的庄园,建立了勒华庄园(Domaine Leroy)以对抗自己的前本家。勒华夫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和她的日本进口商高岛屋(Takashimaya)强大的经济支持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高岛屋这个日文名字对法国人来说读起来很费劲,但这并不影响两者的合作。勒华夫人的我行我素在葡萄酒业界无人能出其右,所以我真的很难想像日本人如何才能够给她制定出一条条死板的规矩。实际上能够表明勒华庄园与日本之间存在关系的线索只是东京(Tokyo)和大阪(Osaka)最漂亮的葡萄酒商店中勒华庄园葡萄酒的瓶数。珍宝公司(Justerini & Brooks)的休•布莱尔(Hew Blair)自勒华庄园创立之初就常常拜访该庄园,他表示直到现在都找不到勒华和日本人之间存在关系的证据。
日本人在其他产区的投资也非常隐蔽。瑞吉庄园(Ridge Vineyards)是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产区的旗舰酒厂,除采用古老植株果实酿造增芳德(Zinfandel)之外,还以来自同样古老的葡萄园原料酿造波尔多调配型(Bordeaux blend)————这两款葡萄酒都属于顶级经典佳酿,拥有很好的陈酿潜质。参观过这里的访客根本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1987年这个庄园已经被一位日本葡萄酒爱好者买下。保尔•德拉佩尔(Paul Draper)继续掌管着这个运行良好的庄园,尽管出差工作让他跑遍了全球各地,却极少去日本。与瑞吉庄园类似的是纳帕谷(Napa Valley)的马克汉姆酒厂(Markham winery),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日本最有名的葡萄酒生产商麦香(Mercian)购得,运营团队却由一水儿的美国人组成。
在加利福尼亚,有很多明确表示完全或部分由日本人所掌管的酒庄,比如高田贤三(Kenzo)、弗里曼(Freeman)、达勒谷(Dalle Valle)和佩嘉瑟(Clos Pegase)。以高田贤三为例,其占地一百英亩葡萄园出产的酒绝大部分都销往日本。不过有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我喜爱的酒厂中,有一些碰巧属于日本人——也许这真是偶然吧。如果可以将葡萄酒行业比作歌舞伎(Kabuki)剧院,那么日本人就是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化妆师,他们的功劳不可小觑。
以我最喜欢的马德拉(Madeira)酿造商巴贝托(Barbeito)为例,它就很难成为投资对象。作为岛上最有天分当然也最专注的酿酒师,里卡多•迪奥戈•德•弗雷塔斯(Ricardo Diogo de Freitas)仅仅是在1991年才掌管了这座年轻酒厂的帅印。里卡多曾鼓励其他家族成员退出散装马德拉生产而专注于顶级葡萄酒的酿造,现在的他甚至还酿造单一橡木桶(single-cask)马德拉。
可是巴贝托酒厂需要资金支持来实现自己大胆的设想。幸运的是,酒厂通过努力寻找,终于获得了多年来进口巴贝托马德拉的木下(Kinoshita)家族的支持。不过仍然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丰沙尔(Funchal)(即马德拉——译者注)之外,仍然没有任何人发现这个酒厂与日本人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不知道日元(yen)变成了珍露般的美酒算不算是线索。
可能是在地理位置上更为接近,日本人在新西兰的影响力显得稍微明显一些。至少马丁堡(Martinborough)的久须田(Kusuda)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的佐藤(Sato)这两个致力于手工酿造精品红葡萄酒的家族型小庄园中的工作由一群日本移民与他们朋友共同完成。不过新西兰也有由日本人掌管的高利润型葡萄酒企业,奥克兰(Auckland)附近的红崖(De Redcliff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知味葡萄酒网站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