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喜欢酒的人来说,买酒是一件不大却也不小的事。除开那些财力雄厚到不需考虑价钱的人之外,人人心中还真是都有一把不同的尺。回想起生平第一次对葡萄酒产生兴趣,特地到台北诚品书店的酒窖里去买酒,没想到面对琳琅满目的各国酒标,竟有无从下手之感,只好挑了瓶波尔多酒,而且还是正在打折的促销品。
那瓶酒是哪个酒庄的早已不复记忆,倒是记得它来自Graves这个产区,1997年份。感谢这瓶酒给我留下不错的印象,让我对葡萄酒的小小兴趣没有没有从此消失,而是文火慢烧的成为人生中一股长久的热情。
刚开始买酒,考虑的多半是自己喜欢的口感,但是很快就会发现独饮的乏味,有的人会开始想办法把爱人或家人也变成同好,更多人则是开始叁加同好会的活动。有一种同好会的型态称做「一支会」,简单的说就是每个人带一支酒赴会,如有用餐则AA制,简单明了。然而如果你实际叁加过一支会,就会明白挑什麽酒带,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於葡萄酒的价差大,产地繁多而且风格迥异,因此一支会通常会规定某个价位区间以及当次的主题,例如三百到四百元之间,法国波尔多中级酒庄(Crus Bourgeois)等级红酒,或是五百元左右,不限产区的雷司令(Riesling)白酒等等。规则比较宽松的,则依照酒友们之间的默契,各自拿出等级相近的酒。
当一个规则订下来,就是大家开始为挑酒、买酒而忙碌的时候了。带出去的酒,就像自己穿的衣服,攸关品位、学识、眼光,稍有自尊心的爱酒人士都不会轻忽。尤其酒友们都是因兴趣而聚在一起,更会在意自己的酒是不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叁加品酒会就是为了品尝到更多不同种类的酒,因此大家无不各显神通,想尽办法去弄到一些没人喝过的。
此时,认识的酒商多、关系好的人,往往比较占便宜,不像只逛大卖场的初哥新手,选来选去就那几款。最令人欢迎的,该是那些年纪大些的收藏家了,他们早在葡萄酒还很便宜的年代就买进很多酒收藏,随便一出手就是外面买也买不到的老年份好酒,往往引爆品酒会的最高潮。
两瓶长相相似的葡萄酒,其价格有可能天差地别,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很难分辨得出来其高低。对於酒迷们来说,以不可思议的低价挖到宝,是最值得吹嘘的事,可能几十年後都还能把当初的情境描述得历历在目。以不寻常的低价捡到便宜有很多种状况,比较常见的是倒店大清仓(可见葡萄酒这行不是那麽好做的),或是销售人员搞错价格。近几年台湾有几家大卖场开始引进一些性价比相当不错的葡萄酒,价格甚至比原产地还低。经过一些品酒达人在网路博客上的追捧,吸引了许多「性价比至上」的酒迷,天天就在那比谁买的比较便宜。
不景气的年代节省一点是好事,但品尝葡萄酒若完全以性价比为指标,似乎也有点矫枉过正。另外,葡萄酒是对於保存环境相当要求的一种产品,价格便宜得离谱时更要小心,说不定它早就在恶劣的保存环境中化为一瓶酸水了。不过这还不是最惨的,「假酒」这两个字听说过吧?忍不住想捡便宜之前,还是多方查证一下才是上上策!
版权为红酒客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