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十年前我在酒公司负责市场的时候, 经常收到这样的酒会要求. “你们来安排个讲酒的, 只要是老外, 懂不懂酒不重要, 不会说中文也没问题, 就要老外!” 确实是, 当时老外用母语读出酒标和葡萄品种, 大家便如醍醐灌顶, 一下就”明白”了很多葡萄酒的道理.
可是, 中国人的好学一直有目共睹, 于是葡萄酒人士发奋图强, 去国外学酒的有之, 考各种证的有之, 博览群书的有之, 遍游产区的亦有之, 总而言之, 大家赌一口气, 就是要让自己不输于别人. 而其间葡萄酒市场的蓬勃兴起也给了大家足够的支持和动力.
于是,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酒人走出国门, 担当各种大赛的评委, 我也参与过几次. 可是不知为何,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我们往往成为了陪衬或者参考的角色, 毕竟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 大赛没有个华人脸不行, 但又由于对中国人葡萄酒知识水平的不确定, 所以也没有太多的重视. 这也难怪, 如果在中国举办武夷茶大赛, 有几个外国朋友在里面做评委, 人们也不会觉得要太在意他们的.
可是, 在中国本土举办的很多葡萄酒大赛, 却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 本土的评委依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陪衬, 这点让我觉得有些可悲, 中国这么大的葡萄酒市场, 已经为世人瞩目, 到头来还是要国外专家告诉大家哪个好喝, 哪个获奖. 虽然国外专家大师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 但缺少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这样的比赛也只能是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葡萄酒大赛.
在国外经常被人问起, “有没有中国的帕克?” 目前没有, 因为我们没有给中国葡萄酒人士足够的关注和培养. 不管是品酒者, 酿酒者, 写酒者, 很多人都还觉得葡萄酒是舶来品, 需要国外专家的认可才行. 殊不知, 这十多年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 很多人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所以, 我们想办的, 是一场中国式的葡萄酒大赛! 既然我们到国外, 要学习对方的文化, 饮食口味的特色, 表达方式的不同, 那么到了中国本土, 我们就不能让中国口味, 中国语言, 中国文化得到世人的尊重和理解吗?
我不排外, 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在中国本土的葡萄酒大赛, 只要专家评委了解中国文化, 明白中国的饮食和传统, 能用中文表达对酒的看法, 就可以来参加. 而喜欢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 我认识很多, 有些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还了解 (有些普通话比我说得还溜).
这场葡萄酒大赛, 需要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支持. 不管成功与否, 我都希望, 办一场真正中国本土化的葡萄酒大赛!